三观随笔

书如期盼

> 三观随笔 > 三观随笔目录

第1章 抑郁症:药方(1 / 2)

上一章目 录

不善不压抑,不慧不忧郁。

故:善良和聪慧是抑郁症的病原。

《魔鬼中的天使》唱道:尽管叫我疯子,不准叫我傻子。这是抑郁症患者的性格写照。

看到抑郁症的人,你可能觉得他像神经病,可在得了抑郁症的人看来,其实你才是傻子。

抑郁症的是种天外之病,某种意义上讲,患了抑郁症的人已经不能算是人了,他有时候是天使,会为落叶归根而悲天悯人;他有时候是魔鬼,会为人间不公而杀意弥漫;他有时候半人半仙,会蔑视世人的庸俗而超然物外;他有时候半人半魔,会查觉出自己的过失而痛不欲生。

我以一个抑郁症过来人的经历告诉你,抑郁症的患者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不是我不好,而是这世界得了痔疮。我热情的吻,却是吻上了痔疮,最终吐了血、恶了心、还得了口腔溃疡,世界没对我有任何补偿,还在笑话我说,活该你尝。

这不是戏谑,不是调侃,而是带着自嘲的讽刺。

网络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抑郁自杀,关键很多人的自杀是突发性的,这些人前一刻可能在和你有说有笑,后一秒可能突然从楼顶一跃而下。

有人创业失败负债累累,抗下所有,收拾好心情,打了一个电话给父母寻求宽慰,结果电话那头传来:“我早就叫你好好工作、好好上班,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一事无成还负债累累,这可怎么娶媳妇哦。”于是他服毒了。

有人成绩稳定名列前茅,却无人关心他的情绪和需要,父母总说:“怎么又不是第一名,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他对父母习以为常,少言寡语以待,却因为班主任找他做思想工作说了句:“最近怎么总看到你上课分心,是不是早恋了?早恋是不好的,你看吧这次你的名次都倒退了……”于是她跳楼了。

有人为了爱情无怨无悔掏心掏肺,却换来一句:“我们分手吧,你……”她好不容易走出悲伤,强装欢笑,一日陪闺蜜喝酒,你说了几句实话点破了闺蜜的装逼,闺蜜破口大骂:“像你这种人怪不得人家会不要你,换了是我也要和你分手。”于是失恋少女晚上回到家割腕了。

由以上例子可知,抑郁症是各种压力长时间由外向内压抑出的问题,然后通过“神经”影响由内而外的难受。

这些压力包含:爱情、学业、工作、事业、家庭、生活、社会……往往导致一个人轻生的都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朋友鄙夷,亲人误解,父母责难,甚至那些看似心痛你的眼神,听似关心你的言语,无一不是杀人的元凶。

《以父之名》唱道:我们每人有罪,犯着不同的罪,我能决定谁对,谁又该要沉睡?

是啊,你觉得你想法对,说的对,心意对,为何偏偏把人说沉睡?

能杀人而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是语言;能害完人还没有愧疚感的不是骂人,而是你不了解真相后的关心和开导。

人这一生,每个人至少有过一次轻生的念头。

项羽刚毅不免自刎乌江,曾公贤明也曾两次跳江。(曾国藩两次兵百跳江。)

所以,过来人不必因此觉得有优越感,经历颓废期的人不也必因此觉得无颜以对,无忧无虑的人不必见此而觉得荒唐可笑。

查找百度,结合医术上核心三大症状群,我将抑郁症的分为三大不对:思想不对,精神不对,身体不对。

(我对百度上面的描写嗤之以鼻,但上面一些内容也并非全部深以为然,只因百度上面说的太生涩拗口,且不成系统,抑郁症没书面上写的那么恐怖,却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能把它当成病,上来就吃药,也不能将此类人看成不正常的人,刻意对待,应该把它当成一种心劫,心理开导解脱,自我潜心历练。)

你需得知道问题的主次,是我们思想影响了我们精神,再由长期的思想和精神影响了身体状况。所以身体不对是最终、必然的结果,你的精神和思想若一直不对,而你的身体状况却一直健康如初,那才奇怪。

精神状态包含:担心、害怕、焦虑、心烦……其实这些都是你的心结映射出来的精神状况,最终表现的形式无非是过敏、麻木、过激、怨毒、自残。

“精神”和“身体”我寥寥数语,几字带过,因为非医学人士,不便指摘。

以我有限的经历而言,只能让人借鉴,不敢叫人照搬模仿。

其实,“思想不对”才是病根,才是重中之重。你若不知导致他抑郁的根源在哪里?见再多名医、吃再多的好药都是徒劳无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思想不对体现了三点不对:

“思想方向不对”,钻牛角尖。

“思想程度不对”,物极必反。

“思想频率不对”,过犹不及。

我打上冒号,以求你细品细辨。回头再看,便会多些感触。

思想方向不对,这方向是指我们总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方向死拽不回。

适当的反思叫反省,过度、过量、过久的反思叫自虐。不要为别人的错惩罚自己,也不要用曾经的错来煎熬自己,错的人过了,好的就该来了;错的事改了,好的自己就成了。

我也曾在感情失意,负债累累的低谷待过,煎熬困顿,痛不欲生,正是我哥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才让我重见阳光,他说:“有什么好愁的呢?你睡人家的‘老婆’睡了三年,才欠几万,你自己算算亏在哪里?欠钱不多,你还年轻,我怎么想也是觉得你是赚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心理学上的“换位思考”,亦或者是“逆向思维”?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