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随笔

王学文

> 西行随笔 > 西行随笔目录

世界教堂之母(1 / 2)

上一章目 录

梵蒂冈篇

袖珍之国——梵蒂冈

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袖珍”国家,它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之上,台伯河的西岸,素有“国中之国”“城中之国”之雅称。梵蒂冈大致呈三角形,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宫、政府大楼、梵蒂冈博物馆、图书馆等建筑及几条街巷等,其领土仅为0.44平方公里,只相当于北京故宫的3/5。除东南面有开放的圣彼得广场之外,其国界以梵蒂冈城墙为标志,全国常住人口不足1000。其中,85%是意大利人,15%是来自瑞士等国的居民,就连现任教皇也是波兰人。公民有特殊许可证,一旦离开梵蒂冈,“户口”——公民权便自动取消。从某种角度来讲,梵蒂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梵蒂冈人。

一个特殊形态的政教合一的国家

但是,梵蒂冈又是一个非常特殊、非常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因为梵蒂冈是一个有着8亿教徒的世界天主教中心,是圣彼得的继承者、基督在世代表圣座的所在地。世界上许多举世无双的精神和艺术财富,被浓缩在这袖珍小国之内。它是一个特殊形态的政教合一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独具特质和魅力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和天主教徒,到此观光旅游或朝圣礼拜。

尽管如此,梵蒂冈如同其他主权国家一样,也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公元5世纪起,教皇(原来只是罗马城的一般主教)利用西罗马帝国的消亡,趁机巧取豪夺,侵占了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大片土地。此后,在长达2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教皇与世俗政权之间,进行了尖锐复杂的土地和权力的明争暗斗。直到6世纪,教皇终于获得了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

羽翼渐丰的教皇不甘寂寞,频频插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事务并屡屡得手。尤其是在8世纪中期,教皇公然支持法兰克国王丕平(矮子)篡位自立,创建了加洛林王朝。丕平为了酬谢教皇,悍然发兵攻打意大利,并最终击败了伦巴德人,遂于750年将罗马至腊万纳一带的土地赠给了教皇斯提芬二世,774年前后形成教皇国。从此,教皇既为天主教之首,又为一国之主,拥有至高无上的世俗权力。后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世俗政权与教皇之间此消彼长的争战一直没有停止过,教皇曾一度被迫逃往阿维尼翁60余年。16世纪,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教皇的地位与权力进一步削弱。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大业,收复了教皇占领的罗马及其他地方,从而结束了教皇长达1000余年的世俗权力。无可奈何花落去,教皇极不情愿地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但是,耿耿于怀的教皇既不承认意大利国王,也不承认教皇国的灭亡。

1929年,墨索里尼为了寻求天主教会的支持,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主权属于教皇,教皇也正式承认教皇国的灭亡,另建立梵蒂冈城国。1965年,教皇保罗六世设立了主教会议,梵蒂冈城国的机构日趋完备。

梵蒂冈城国是世界天主教中心,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教皇不仅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权,而且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于一身。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对世界各国天主教会的管理拥有“最高权力”。教皇由红衣主教的2/3多数选出,任职终身。

7世纪,教皇把一些亲信神职人员称作“枢机”,以作为股肱之用。后来又赐予枢机们穿红袍、戴红帽的权利,故人们又称枢机为“红衣主教”。目前,枢机团由130人组成,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其中,50%来自欧洲教区。教皇一旦一命归天,枢机们便召开会议,筹办举行教皇选举的“贡克拉威”——选举教皇的秘密会议。选举最多有120名80岁以下的枢机——红衣主教参加。选举前一天,枢机先到圣彼得大教堂做集体圣灵弥撒,然后列队进入西斯廷小教堂,枢机们各自在一张印有“罗马教皇选举”字样的选票上,写上他们选举的教皇的名字,然后把选票对折,依照地位高低,依次把填好的选票投入设在祭坛上的投票箱。投票结束,由选出的三名枢机负责监票、计票工作,并报告选举结果。

在选举日,梵蒂冈成为万众瞩目的地方,圣彼得广场更是人山人海,怀着急切与渴望心情的教徒们,密切注视着表明选举结果的教堂高处的烟囱。如果黑烟冒出,表明选举失败,选民则捶胸顿足备感失望;如果烟囱白烟袅袅,则表明新的教皇已经产生,教徒们则欢呼雀跃以示庆祝。实际上,教皇选举常常很难一锤定音,大多需要反复选举几次。1978年,教皇保罗六世和约翰·保罗一世相继辞世,当年秋天举行教皇选举,屡选屡败先后竟达七次,直到第八次,现任教皇保罗二世——波兰红衣主教卡罗尔·沃依蒂瓦当选。他也是近5个世纪以来,第一个非意大利人当选为教皇。

一个没有任何资源却极其富足的国家

梵蒂冈既无工业,又无农业,更无任何自然资源,也是一个唯一不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其经济、财政收入主要靠不动产出租,靠银行收入——梵蒂冈建有自己的银行,银行存贷款利息不菲。另外,宗教事务银行的盈利也颇丰厚。还有靠善男信女向教廷、教皇的进贡、馈赠、捐款等。在最近一两个世纪里,发行邮票的邮票业和旅游业,也成为梵蒂冈的两大支柱产业。梵蒂冈每年朝拜、观光的游客达数百万之多,发行的各类邮票、邮品所获得的收入也十分可观。据说,每年仅出售邮票一项的收入,就足够教廷全部行政开支,而且还有结余。目前,小小梵蒂冈的外汇和黄金储备多达100多亿美元,如果按人均占有量来衡量,这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其富足程度可想而知了。

这个虽是与晨钟暮鼓相伴,以诵经礼圣为职的神秘天国,却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它有自己的广播网络,每天用37种语言对外广播;它有自己的报纸——《罗马观察报》,它不仅观察罗马市井众生,也在反映着精神之都的万千景象;它在意大利建有大学和神学院,在传授《圣经》的同时,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探求神学和科学新的领域。它还在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美国、日本、菲律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学校、医院和文化机构。它“走出去”,在弘扬“基督”,进行宗教传播、渗透的同时,也不忘文化知识的传播,治病救人,“积德行善”。实质上,梵蒂冈正是以学校、医院、文化机构为载体,千方百计地传经布道,扩大“基督”的影响。

梵蒂冈还有自己的护照、汽车牌照、邮政、火车站和空港,不过其空港规模极小,只可升降直升机。如果作长距离飞行,就必须租用意大利航空公司的飞机,但要在飞机上面绘制上教皇的徽章。

拥抱信徒的“两条漂亮玉臂”

从罗马斗兽场西行,跨过台伯河,走上宽阔颇具现代特色的协和大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主教的最崇高的圣殿圣彼得大教堂。这条视觉效果如此之佳的罗马第一大道,正是意大利政府为了使圣彼得大教堂达到最完整、最完美、最通透的观光效果,而于1937年开通的(这也许是墨索里尼的一个善举吧)。在协和大道和圣彼得教堂的中间便是圣彼得广场,就在圣彼得广场和协和大道的结合部,有一条白色石头铺成的界线,走到协和大道尽头,只要轻移寸步,越过“楚河汉界”,便由意大利进入梵蒂冈。

圣彼得广场是人类建筑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它由贝尔尼尼设计、监督建造。广场于1656年开工,历时12年,于1667年竣工。圣彼得广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不规则的四边形,且呈西高东低自然斜坡,不仅拉开了周围建筑与圣彼得大教堂的空间距离,使大教堂显得居高临下,更加雄伟壮观,更加神圣崇高,而且使所有人都能将大教堂前这方举行宗教活动场所的景物一览无余。第二部分为椭圆形柱廊,之所以如此建造,是因为圣彼得大教堂为世界所有教堂之母,她有两条浑圆美丽而且坚强有力的玉臂,当她慈母般地拥抱她的信徒时,则可使异教徒受万能主的启迪而教化。

圣彼得广场最大宽度240米,纵深340米,一次可容纳50万之众举行活动。柱廊由284根高15米的石柱分四排组成。在柱廊之上有140尊高3.2米的圣徒、殉道者的大理石雕像,一个个呈不同的姿势、表情、眼神,俯视着他们脚下的芸芸众生。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埃及方尖碑,这座方尖碑是在公元前1世纪,由罗马皇帝运来罗马城,用以装饰他的赛马场。后于1586年,用了1000余人,耗时4个月,才将此碑移来安装在现在的位置。它不仅起点缀装饰作用,还起着日规的作用。据说,在此碑的顶端,还保存着如佛舍利子的耶稣十字架的真木。是否果真有此真木姑且不说,但仅凭此传说,已是大大地增添了天国的神秘与神圣了。

在方尖碑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喷泉,左侧喷泉为贝尔尼尼创作,右侧喷泉为马德尔诺设计。令人称奇的是,在两座喷泉与方尖碑之间的空地上,分别铺着一块圆形大理石,人们无论任意站在哪块大理石上,观望广场两侧的柱廊,都会感到柱廊内只有一排石柱,并非四排石柱。而广场的铺地垂向中央,这样人人都可以估算出广场上的实际人数。其构思之奇妙,真可谓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一代艺术大师非凡的建筑艺术天才。

在圣彼得广场的正面,便是世界教堂之母——唯我独尊的圣彼得大教堂。如同圣彼得广场一样,圣彼得大教堂也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结晶。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